人才建设工程

我院院长吕凌荣获第五届转化医学创新奖

   69日至10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22—2023年年会暨第五届转化医学奖颁奖大会在西安举行。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院长吕凌荣获本届转化医学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主任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赛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专家赵玉沛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肾脏病专家陈香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药物专家陈志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生物物理学专家程京等出席大会并受邀为获奖者颁奖。

   “转化医学奖是由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共同设立发起,20175月正式启动。该奖项旨在对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加速培养一批转化医学相关领域的杰出人才,促进转化医学领域的有序发展与水平提升。

   吕凌此次荣膺转化医学创新奖,凭借其带领团队长期聚焦肝脏炎性损伤与修复免疫学机制进行转化研究,通过结合我国肝脏损伤的特点,从临床问题出发,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在肝脏炎性损伤控制的新技术和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新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其本人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荣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外肝脏移植与移植免疫创新单元、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第一层次),连续9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临床医学类榜单。

   肝脏炎性损伤控制的新技术:吕凌团队发现巨噬细胞调控肝脏早期炎症反应和后期组织修复的关键信号,发现了ATF6CHOPXBP1FSTL1等信号在肝脏炎性损伤中的关键调控作用。基于上述创新性成果,团队通过多学科协同合作,率先研制出智能化移植器官(肝脏)体外灌注保存系统,该系统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常规静态冷保存相关损伤,延长供肝的体外保存时间;另一方面还能针对边缘供肝或拟废弃供肝,开展体外循环灌注支持修复,改善供体器官功能,扩大供肝来源,提高供体器官可利用率,变废为宝,缓解供肝匮乏,拓展肝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本系统为炎性肝损伤临床转化研究和干预治疗提供了高效稳定的平台,实现了分子机制探索、药物靶点筛选、干预方法检验等多种炎性肝损伤和修复功能的系统评估。

   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新方法:因免疫抑制药物毒副作用大,吕凌团队聚焦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Treg),首次阐明了Treg分化发育的关键信号并深度挖掘其自稳的关键调控机制,率先建立了稳定的Treg体外扩增体系。在上述Treg临床前研究的基础上,吕凌带领团队开展Treg回输的转化研究,首次在国际上利用Treg进行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治疗,使25%的入组患者成功撤除免疫抑制剂,为肝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推动了Treg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