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学子

学海无涯,持之以恒——2017年国奖获得者孙文博

       本科实习的时候,无论是在哪个科室,哪怕同样手术做到深夜的胸外科,对神经外科的形容都是三个字:“高、精、尖”三个字,而家中《外科学》的教科书里神经外科这一章薄薄的两页纸远远无法满足我对“高精尖”这三个字的幻想。尽管本科最后的学习生涯像是后高三时代:满满当当的实习计划、起早贪黑的看书、无穷无尽的考试,但一想到每天面对的是人的生命,那么宝贵神圣的生命要交付在自己的手中,驱散了我的懈怠懒惰,并且激发了我要选择成为专业型的硕士的想法,因为专硕才有更多动手的机会,才会更贴近临床。2015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复试阶段,当场宣布去留让人心提到了嗓子眼,从得知我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录取时开始,神经外科这四个字深深烙印在我内心与脑海里。

       本科毕业后的暑假,离研究生开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朋友圈、微博漫天同学出游的照片,而我却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既希望早日得到专业的神经外科方向的临床技能训练,又想见到到底是怎样的疾病,才需要高精尖的治疗手段。于是我与我的导师、医院的科教科老师联系后,获得批准,提前来到病房见习。刚到病房,发现病历系统竟是实习时熟悉的先联。查房时主任走马观花,每个病人只是快速询问几个问题,甚至还有昏迷的病人无法回答任何问题。我以为外科就是这样,没有内科查房细致很正常。查完房便是换药,我自告奋勇,想接过换药盘,熟知主任一声“你不可以参与医疗过程,只可以在旁观看。”,这与我的计划完全不符,我想提前一个月过来,熟悉神经外科的临床流程,谁知被告知只允许我观看!但是看看饱饱眼福也不吃亏,来到手术室,依旧满怀新鲜感!在病人麻醉时,没想导师也来到这间手术室。把我喊到病人片子前,询问我:“这是什么病?”只在几张纸上了解过神经外科的我,况且这两张还都是脑外伤,我只能答道:“不知道。”“胶质瘤。”哦,在神经外科的第一天,接触的第一台手术,就是胶质瘤。手术室内堆满了大型仪器:显微镜、神经导航仪、超声刀、铣刀……一台手术竟然从早上8点半开到晚上4、5点!就这样,在周五,下午5点手术结束,本以为结束了一周的“视觉工作”,谁知带教的老师告诉我,马上还有一台急诊动脉瘤,是我的导师亲自开!动脉瘤,没见过,导师开刀,也没见过,于是我决定留下来再看一台手术。手术做到夜里12点,导师下了台,将我喊道一旁:“看了一个星期,你对神经外科的手术有什么感受?”“高精尖!”神经外科的一切都打破了我实习在普外、泌尿外科的认识,脑海里只剩下这三个字。导师说:“神经外科的手术风险异常,手术医生的训练非朝夕可以完成,你需要长时间在临床上积累。脑肿瘤的病人,手术往往不能治愈。分子生物学研究对临床的转化,对研究生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你下周一上午先不要去病房,跟我上门诊。”我想着,是不是前面每一位师兄都是导师苦口婆心劝上科研之路的?准备回家了,却被带教老师拽着“明天上午八点记得到病房来查房!”一周七天,简直没有一天有可以懒散的机会!临床医生,就该对病人而到了周一的上午,见了导师的面他便开门见山地说:“对于临床和科研你有什么看法?”“我都听老师安排”“我的学生不仅要在积累丰富的临床知识,并且要抽空研习分子生物学,你马上回病房前先去研究所报道,那里的老师会给你安排每周的任务!”

       科研对于一个医生仅仅是晋升的捷经?对于医学生就是找工作的敲门砖?就这样我一知半解的开始病房、实验室两头跑。

       刚到实验室时的新鲜感很快就会过去,重心依然回到临床。正式开学之后,专业书的阅读时必须的,《王忠诚神经外科学》、《颅底及脑干肿瘤外科手术图谱》、《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等等等等,专业书构建了我的临床知识框架,但同样是医学生,研究生与本科生学习资料的不同更多是体现在文献的阅读。导师研究的方向是人脑胶质细胞瘤,在阅读相关文献时,我得知这是人类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它不仅常见,治愈率也奇低,手术加上同步放化疗,中位生存期也仅仅十四六个月,这深深的震撼了我!原来我们每天对胶质瘤病人做的工作,也仅仅能让他多活一年!我体会到作为一个纯粹的外科医生,对于胶质瘤深深的无奈感。

       在一次偶然的听课中,演讲人提出这样一个观念: 我们不应该只当“Neurosurgeon”,更应该成为一名 “Neuro-oncologist”。只当一名开刀匠,当遇见手术无法治愈的疾病时,你往往束手无策,而一个神经肿瘤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个体化治疗患者,选择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这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临床医生做科研,终究是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到临床上,继续为患者服务的。终于坚定了自己积累临床知识的同时,学习科研的决心,在有手术的时候,晚上回去坚持看文献,没有手术的日子,利用午休,下班时间去实验室学习实验操作,日复一日,实验接近尾声的同时恰逢执业医师考试的来临,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是医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通行证,每年的通过率只有30%,不得不叫人认真对待。我只能停下手中的文章,利用下班的空闲时间先复习执业医师。为期两天、涵盖所有医学基础知识的考试一考完,我便开始整理做完了实验的数据,而此时又面临新的困难,没有上过统计课的我只能自己从头开始看,从最基础的均数检验,线性相关关系,到多因素回归分析,每一项统计分析并不是简单的在SPSS软件上动动手指,不同的分组方式带来不同的结果,而科研文章严谨性是首要的条件,每一个统计方法,每一个分组方式都要有你的理由,而与他人实验方法的不同,得到的数据类型也不尽相同。面临临床工作以及科研的双倍压力,导师语重心长的教导:“每个人都研究生的机会只有一次,年轻时期需要你去动手,建立了完善的神经环路才能用灵活的双手开好刀,而科研思维同样如此,更是要在学生时代来培养!”既然是人生只有一次的机会,那么我肯定要珍惜!

       这段时期经常晚上研究到半夜两三点,第二天早晨依旧要早起,每天三杯咖啡,想起了考研时的名言“不喝会睡着,喝了睡得香!”,下了班回到宿舍虽然很辛苦,但是类似于一种解题的快感驱使着我,而当做完所有统计时,结果已与早先写的框架对不上了,但是此次再重写并不是先前的照搬一整段再改几个名词了,而是一张图,每一个结果我都能充分解释清楚。最后的讨论部分依然困扰了我,讨论表达了文章作者的思路,能否将每一个结果的意义解释清楚,并充分联系临床,是最关键的部分。一开始的我无从下笔,一个晚上只能写上一两句话。坚持大量的阅读文献,从中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课题的研究对象,有了更多理解才能更深层表达结果的含义!在手术台上同样如此,模拟的打结缝合的练习重复多次,一开始在手术台上总会生疏,断针、弯针时常发生。随着时间积累,基本操作才做的熟练,带教老师也才会充分信任你,放手让你去做。在我的文章被接收后,并没有松懈下来,保持每天结束临床工作后回宿舍看文献的习惯。作为一名临床型硕士,我的理解是医疗服务的对象是患者,医生坚持以人为本,从患者出发,治愈的是患者;而科研,研究的是疾病,从疾病本身出发,更全面的了解并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在治疗患者的同时更深入的了解疾病,更有效的治愈患者,将科研反哺于临床中,才是临床医生做科研的正确道路。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只有打好临床的基础,如履薄冰的进行医疗操作,并且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学习,才对得起面对病人将生命交予你的信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已学医七年余,我的医学之路也才刚刚开始,医学将是我的终生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