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赋能广陵发展 红色研学践行使命担当
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2025—2027)行动号召,积极落实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建立“心眸之光”暑期实践重点团队,6月30日-7月1日,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国华、附属医院医疗专家、学院师生一行17人前往扬州广陵区开展了以“千村万户健康行,明眸润心向未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6月30日上午,广陵区科技镇长团“引智赋能行动”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义诊系列活动启动。广陵区副区长、科技镇长团团长李高祥出席活动并致辞。广陵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区教体局、区卫健委、汤汪街道相关负责人、“心眸之光”重点团队师生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附属眼科医院葛慧敏老师开展了以《“视”界充满爱,“睛”彩向未来”视力健康科普》为主题的宣讲;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李赟老师作题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常见问题的识别与干预》主题宣讲,讲解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的辨证与治疗;团队志愿者也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近视防控方面的宣讲。
广陵区还为附属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脑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5名医疗专家代表颁发了“广陵英才”医疗服务专家证书)。在义诊现场,吸引了近百名群众、家长和青少年积极参与,医疗专家针对眼科、心理健康、精神科、肿瘤科、胸外科等各类健康问题进行了免费诊疗服务,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6月30日下午,实践团来到汤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广陵区医疗卫生机构就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举行座谈会,与会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等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与广陵区区卫健委签署共建协议,进一步深化党建协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南京医科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汤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挂牌。
本次义诊系列活动,既是我院推动政产研学融合、助力“智汇广陵 共创共赢”人才工作的具体实践,也是以医教协同之力赋能地方发展,推动附属医院医疗资源与地方需求互通互融的积极尝试。
为为缅怀伟人功绩,传承红色基因,7月1日上午,第四临床医学院学子前往江泽民故居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聆听了江泽民同志的生平事迹,深刻感悟其崇高精神。
活动中,小队成员依次参观了故居的各个展区,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展品,了解了江泽民同志的革命历程和卓越贡献,使四临学子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一步一印,躬行致远,我院学子将以伟人为榜样,砥砺前行,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为追忆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我院学子同时前往曹起溍故居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参观故居内陈列的历史资料。
在参观过程中,学子们驻足于书信、手稿前,深入了解曹起溍同志的革命事迹和坚定信仰。通过互动展板,大家深刻体会到先烈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的巨大牺牲。活动最后,全体成员在故居前合影留念,表达对革命先驱的崇高敬意。
为了探寻生态文明建设与“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深层联系,7月1日下午,扬州的实践团成员们走进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开展了绿色研学活动。通过对运河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大家深切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发展的根基,唯有守护好生态环境的稳定,才能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坚实屏障。
本次广陵实践行,既以“医疗专家下沉+人才培养共建”模式推动高校资源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又通过“红色文化浸润+生态理念培育”深化医学生使命担当。下一步,学院将紧扣广陵区“双城双区”发展规划,构建“医教产研用”协同育人体系,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输送创新动能与人才支撑。
审核:潘国华/许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