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

 1.非直属附院成为培养紧缺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从第四临床医学院的前身,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始,开启了联合非直属附院专业办学的临床医学院模式。第四临床医学院是特殊的临床医学院,是由非直属的专科附院和综合性附院组成,附院有公办也有民办性质。从近年来的合作来看,达到了“院校协同,合作共赢”的局面。

      近些年来,我校正在实现跨越式地发展,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招生人数成倍的增加。在新形势下,为了解决医学教育上出现新的三个(即教育经费、师资、临床教学基地)投入不足,我校大胆进行尝试,先后与江苏省各地市级医院签订协议,有效地发挥非直属关系医院,特别是发挥地方三级甲等医院的资源和优势。从1992年附属脑科医院成为首个非直属附院挂牌以来,学院和非直属关系的附属医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专业办学、教学科研上创造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在“双赢”中共同发展。

      学院通过不断地规范教学运行,推行教研室活动、青年教师试讲、教学督导、集体备课、中期教学检查等制度制度,构建附属医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教师的聘任选用到教学管理过程,教学评价等诸多环节来保证附属医院的教学质量。建立规范的教学文档。加大师资队伍培养的力度,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组织各附属医院的教师参加现代化教学技术、普通话、英语口语培训。探索“PBL”、“TBL”等教学法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提高。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教学查房比赛等活动,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通过这些活动,加强附院内涵建设,帮助附属医院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使他们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胜任教学工作。

      非直属附属医院目前已经已成为临床教学工作的不可缺少的教学基地。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表明,附属医院是应医学教育需求而创办,而现代医学教育发源于医学院创办附属医院。我院以附属脑科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眼科医院为代表,已经形成培养儿科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学、眼视光医学不可缺少的人才培养基地。一方面,非直属附院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儿科学等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反哺,专业人才充实了非直属附院人才队伍,提升了医疗师资水平,促进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推进医院走向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医院。

      我校提倡大附院理念,淡化“直属”与“非直属”区分,院校融合越来越好。

      2.“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实践”双早专业培养模式

       我院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为了加强专业吸引力,学院对儿科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学、眼视光医学专业统一在大一阶段开设《早期临床(专业)实践》、《早期专业导论课》,形成“双早专业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早期了解专业和今后可能的职业环境。该教育模式一直从前第二临床医学院“三早教育”模式延续,保持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延续性。

专业开设课程课时数
临床医学(儿科方向)儿科学导论课/早期专业实践18/18
临床医学(精神医学方向)精神医学导论课/早期专业实践18/18
眼视光学眼视光学导论课/早期专业实践18/18
眼视光医学眼视光医学导论课/早期专业实践18/18

       除了“双早专业课程”以外,还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师友沙龙”、“名家专访”等师生互动形式,让学生与专业教师在课程学习之外接触交流,了解专业的特点、主旨、历史与未来,让学生尽早了解医疗机构的布局、设施、运营等情况。旨在引导初入医学殿堂的青年学生了解医疗环境及诊疗模式等,让他们早期接触临床,体验医生角色,正确领会医学的真谛,了解医学的基本方法和面临的挑战。

       在暑期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门诊导医、兴趣小组等活动,让学生接触临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暑期科研训练活动,早期训练学生查文献、写综述的科研思维。通过开设多门网络课程,组织“课程学习研究会”、“学习中期评估”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发现知识,掌握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把知识学活,将来才能活用。 “双早”专业教育正是为学生奠定未来的良好基础。

       3.坚持TBL、PBL教学改革

       儿童保健教研室自2007年起,坚持10年的时间在七年制儿科专业儿童保健学教学中进行了TBL教学的初步探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有效的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培养了主动学习、互学互教的协作精神。

      TBL教学实施如下:(1)TBL的培训 课前教师和学生学习和了解TBL学习方法和考评标准,并按照TBL原则进行分组,课前备课,学习准备;(2)课程进展给予一周时间准备团队作业,然后迎接来自各个团队的“挑战”。每次有两位教师参加,其中一位教师主持TBI教学,l位教师观察同学表现,辅助课堂讨论。开始,教师对学习任务进行逐一提问,各组派一位代表陈述。有异议的其他小组可以通过提问或采取相互辩论的形式试图说服对方,两位教师在听取了学生们的讨论后,对学生们仍有疑惑的问题并不直接回答,而是示范如何对自己的推理进行自我评价、针对解决问题的计划和行动,比如提出“我们还应该向家长了解什么情况?怎样才能弄清这个问题的原因?大家同意这种观点吗?”等问题,以引导和激发学生深层的理解问题。课程末了,教师总结学习过程,点评各团队合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提升团队合作的效率,让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自己优势和不足,使团队作业质量不断进步。(3)建立评分系统。课程考试改革同步进行,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均进行学生的成绩评分。要求评分项目反映学生的课前准备, 体现各个成员对于团队的贡献,团队作业的品质,触及学生与老师所关注的部份。同时特别要注意的浑水摸鱼的学生。评分系统分成三部份:个别表现、团队表现、以及各个成员对团体的贡献。计算学生成绩 = 参与团队表现+个别表现+对团队贡献。在每一次TBL教学课程,老师备有印有分组学生名单的评分表。对学生的幻灯制作、讲解内容、表达能力、问答及辩论(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有至少一次的提问或者回答)、团队协助等方面进行当场评分。这部分成绩占最终学生成绩的80%。期末对于儿童保健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病案分析的笔试成绩占20%。

       除了TBL教学改革,附属南京儿童医院的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自2006年起尝试实施PBL教学改革,组织教师编写教师指南及学生训练Cases 5个,训练教师和学生。2006年起在2001年级儿科七年制学生中开展试点工作(有利条件:⑴该年级只有13个学生。学生已完成四年医学课程及一年的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⑵原教学计划中安排5-6月有6周儿科学的强化训练。⑶整合儿基、儿内、儿外、儿传等相关课程。涉及的教研室有可能合作。)修改已编写的教师指南及学生训练Cases,为02年级儿科七年制学生做准备,并逐步推广。目前在部分儿科课程中,继续采用PBL和TBL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整合医学知识的临床诊疗思维和团队科研合作能力。其中特色教学《TBL-PBL教学方法改革》和优秀教案《新生儿见习教案》在学院教学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与展示。附属妇产医院妇产科学尝试PBL与临床技能操作相互渗透教学改革,已立项为校级重点教材,正在联系出版社出版。

       通过不断推进的教学改革,我院临床教师的教学理念将不断更新,教学质量将不断提升。